找到相关内容631篇,用时14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逆缘得大加持

    这是何等深刻的启示!正如佛经云:“众生以菩提烦恼,菩萨以烦恼菩提。”亦曰:“烦恼菩提。”    逆境是对勇者的鞭策,是激励志士奋发的动力,是我们进道的助缘,是我们真理之路奋进的增上缘:    ...

    法云法师著

    |逆缘|不退转|修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2/1329325775.html
  • 浪子回头金不换

    恶或行善是由我们自己的心来作主的。心一转变一切都转变了,这也是我由一个恶人变成一个善人、一个佛弟子的根本原因,烦恼菩提,一切唯心造嘛。愿和我有同样不良行为的人早日回归正道,同证菩提。  我不会写诗,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8/12/19390517097.html
  • 诗境禅心

    两个黄鹂鸣翠柳,一行白鹭上青天。  窗含西岭千秋雪,门泊东吴万里船。  这时行者静观万物,自自然然,妄念虽有,已不执着,念起觉,觉之无,烦恼菩提,便是黄鹂鸣,白鹭飞。但行者无始以来所积的细微无明...:韦应物诗曰:  独怜幽草涧边生,上有黄鹂深树鸣。  春潮带雨晚来急,野渡无人舟自横。  这时行者慧光内照,细微无明已显露出,外看已达无我之静相,但,幽草还生,深树鸟鸣,且能超越世间的烦恼,正是断尽无...

    法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01042201.html
  • 落叶

    夜以继日一路追赶著,要去扫除它们、对治它们,可是,妄想、烦恼难道减少了吗?”“若不知反观如如不动的心地,如何能够承载数不清的落叶?了知它们本来就是这个大地孕育出来的东西,它的归处,终究也是这片心地。任花开花落,缘起缘灭,烦恼菩提。清楚明白的心,才是这些落叶的归处。”“就像《楞严经》所说,‘不住名客,住名主人,以不住者,名为客义……澄寂名空,摇动名尘,以摇动者,名为尘义。’明白了客尘主空的道理,...

    见潇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70047556.html
  • 烦恼与痛苦

    ,妄念不起,妄境不生,心外无境,境外无心,心境一如,此时有何烦恼痛苦发生?所谓烦恼菩提,生死涅槃是也。 ...局限个人于小天地,不知小天地外便是海阔天空的大世界。倘遇到难题,烦恼郁结,不能自拔。烦恼痛苦,皆由此狭隘的思想生起。事实上,所有烦恼痛苦,无不如镜中花、水中月,有其影而无实体,寻之了不可得。若由打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2047656.html
  • 佛教对生命之认识

    这个道理,才能了解生死涅盘,烦恼菩提。这是大乘佛学最精华的哲学,这须从中观来了解。要了解这个道理必须读中论、大智度论。   我可以肯定的说,各位若研究楞严经、圆觉经、胜□经、起信论,不能了解这个...。以图解表示如下:-t起而入的,不懂缘起,不能了解中观,中观是讲空的思想。印度大乘佛学有两派代表:一是世亲、无著菩萨、安慧、护法、戒贤论师乃至玄奘大师等,是印度的唯识学派。是前者识变转依的解脱思想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30651136.html
  • 大乘佛教主要论点研究

    烦恼菩提与生死涅槃的无上正觉,便是说明法空的境界,用以证入非空非有,不落两边的中道妙理,所谓“离名言相、离心缘相”才能究竟真理。   天台摩诃止观之正观也告诉我们,修福修慧...无我”;又于最后说:“言无我者,略有二种:一补特伽(人)无我、二法无我”,人生若执于色相和心识烦恼。弘一大师在切莫误解佛教的演讲中曾说:“佛教的真理,...

    王文雄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75951754.html
  • 止观相

    天台宗的知礼(960~1028),强调天台宗所讲的相,只能是“当体全是”。他说,通常所谓的“相”,可以有三种形式:一是二物相合,二是背面相翻,三是当体全是。知礼认为,如果以“烦恼菩提”、“生死涅槃”为纲格,这种二法相合算不上相;如果用“迷悟”来表示,也还是一法相翻,仍然算不上相。他说,烦恼定非本无,菩提定非本有,只有天台宗的“当体全是”,才称得上相【参知礼:《十不二门指要钞》,《大正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41953403.html
  • 禅学交流讨论中的方法论

    ;论四禅八定等等修学功用,是因位谈,说本来清净涅槃、不假修行功用,是从果位上说;说破二见、断二障是从因位说,而烦恼菩提、万法尽法身于果位上说。因此,我们在修学或讨论时,要分清因果位,否则易成...了),常以“无言说可表”为上锋,但既然无可言表,又何以勘验境界?只能退用“逆试法”,倒回二谛前三重来观察验证。因而,学禅、论禅之人,深习“四重二谛”原理是十分重要的。  三、体、相、用——法性、法相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4056676.html
  • 佛教是宗教吗?

    .任何哲学思想都必须依照逻辑学来进行思维探讨逻辑学的三大定律:  第一为“同一律”:A就是A,B就是B。  第二为“矛盾律”:A绝不是B,B绝不是A。  第三为“排中律”:一件事物,不可能同时既是A又是B。   哲学最基本的就是靠这三大定律来进行一切思维推理。但是,佛教的整个思维方式却一脚把这三大定律给踢翻了。   佛经上说:“世界非世界,是名世界”,又说:“烦恼菩提”,又说:“众生、众生者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23465125.html